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戚晓宇(军营大学生代表)
戚晓宇,盐城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19年本科毕业生,2015-2017年参军入伍服役于原73051部队,现在东南大学硕博连读。本科期间担任过班长、院学生会副主席;入伍期间获得嘉奖和优秀义务兵各一次;研究生期间担任过学生教官集训营营长、新生军训参谋长助理、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

1身份的转变
刚步入大学的戚晓宇在学校人武部的宣传和社区街道的帮助下,决定报名入伍来报效祖国,希望纪律严正的军旅生活可以磨练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严于律己,奋发图强的新青年。
“祖国为我站岗一辈子,我为祖国站岗两年。”那个时候大学生当兵很少,国家以鼓励为主,也没有特别多的政策优待,所以毅然踏上军旅之路,戚晓宇没有什么特殊理由,他只是单纯怀着想要去回报祖国和人民的意愿。
戚晓宇的新兵连是经常对外参加坦克赛事的装甲连队,曾多次在“坦克两项”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在新兵的训练中体能训练很辛苦,但更辛苦的是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地方青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意志上的转变。最终在新兵连期间,他的部分训练成绩从全班倒数提升到全连第二名,100米精度射击更是达到50环满分的成绩,因此下连后被挑选成为一名集团军总部的警卫战士。酷暑寒冬,昼夜站哨,执勤期间,他多次参加重大活动保卫任务,因表现突出获得部队嘉奖一次,且被评为优秀义务兵。

2归来仍是少年
军营的日子有苦也有甜,漫长也短暂。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给了他敢于面对任何挑战的勇气,戚晓宇退役回校后,认真学习,团结同学,实习期间,他优秀地完成了建湖中学实习老师的工作,在学习物理授课的同时,还担任了大半学期生物的任课老师,圆满完成了教师实习的任务,得到了建湖中学的校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以梦为马,绽放青春
在东南大学研究生期间,戚晓宇获得国防先进个人奖状,被评为优秀教官,优秀志愿者,三好学生等。怀着家国情怀的他,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并且转为硕博连读。
研究生以来,戚晓宇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知行合一,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优秀的党员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在研究生期间,他刻苦完成学业,课题和科研工作,多次参加志愿活动,并且积极投身国防军事活动中去。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学习粒子物理的戚晓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完美诠释了青春之风采。脱下军装的他,平易近人,在无涯学海里钻研梦想;穿上军装的他,英姿飒爽,在萧萧沙场上迈步而来。
物电学院基层就业大学生代表———杨伟威
杨伟威,男,汉族,1995年6月出生,2018年8月参加工作,201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江苏滨海人。现任淮阴区委组织部一级科员。本科期间担任过汽车爱好者协会会长、院学生会副主席、校新媒体中心主任、院学生会主席以及校学生会主席。

1、主要事迹
2018年,经过近三年的基层锻炼,杨伟威逐渐成为了一名领导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
毕业后的杨伟威,与上学期间的他相比,反而与学院学校联系的更加紧密,时不时的和学院老师发个问候,聊下工作,又时不时通过公众号与学校“青团”进行互动。
在校期间,杨伟威似乎从迈入校门那刻起,便锚定了目标,憋足了劲头儿,将大学视作成长蜕变大熔炉,积极参加校内各类活动。当时学生会的宣传部,可是个技能要求高、占用时间多的苦差部门,隔三差五画一块展板,不定期被其他部门拉着一起协同举办活动,本就学习任务繁重的第一学年,不得不让这个部门的所有人将空闲时间交给了画笔,大家也常常能看见学院四楼绘画室的灯在周末点亮,他也成为了固定画手。当时,“青年之声”平台作为青年发声的有力途径,杨伟威作为该平台的学生负责人,积极收集汇总大家的热点关心问题,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饭卡”改革作为切入点。在那个时候的饭卡充值,还在依靠线下的现金充值,到了课间,学校最火的地方不是商业街某家店铺,而是在商业街的ATM机和饭卡充值处排起长龙。杨伟威和他的团队发现这个问题后,广泛收集其他高校现行做法,积极主动向校团委领导老师报告想法建议,经过领导老师的多次推动,学校决定启用饭卡支付宝线上充值功能。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在校生活,也为学生的读书学习挤出更多的可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工作的推动变得更加有力。正因为他的这种坚定执着和乐于奉献,促使他成为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为自己、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大四的就业问题,杨伟威经常和学院老师谈谈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在“过来人”的点拨之下,结合自己的内心想法,他最终选择了“考公”这条路。在这场近一年的持久战中,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功考取省委选调生,在淮安基层一线,书写着新的青春故事。

分管领导会说,他能够以“对与不对”为标准,认真钻研业务。杨伟威工作的第一站是乡镇组织科,每日协助组织委员做好上传下达等常规工作,经常性陪同领导跑遍全镇各个村,久而久之熟悉了各村基本情况,但是也发现了一些导致工作开展易发生偏差的问题。通过树立问题导向,积极向分管领导反映相关问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29个村两委组织架构梳理规范任务,有效解决村内人员结构不够清晰的问题,为后期准确审核党员发展相关材料,常态化维护更新“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牢牢把住审核责任关。为定期开展的“周学习、半月谈”准备学习资料与会议记录,负责“振兴专干”报名、宣传、组织考试全流程,顺利完成年度党员年报、公务员年报等工作。
身边同事会讲,他能够以“能与不能”为标准,加强自身本领。工作的第二年,工科出身的杨伟威,迎难而上地扛起了文字秘书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起草撰写了乡镇主要领导各类讲话汇报材料80多篇,制作汇报PPT7份,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发表文章5篇,其中还有一篇反响类信息被中组部《组工信息》第89期(总5272期)刊用。
当地百姓会聊,他能够以“好与不好”为标准,细致服务群众。三年服务期,他一直是该镇某村党总支副书记,并担任另一村的蹲点干部,他能坚持到村开展工作,认真传达督办三套班领导交办任务。任职蹲点干部时,积极协助蹲点村书记完成百余户农民群众搬迁安置工作,收集化解群众问题30多件。

2、主要获奖情况
获得二等奖学金4次,三等奖奖学金3次,院级三好学生4次;获得院系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次,校级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2次,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次,校级优秀共青团干称号1次,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次。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尤劲峰(大学生创业年度人物)
尤劲峰,男,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20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组织策划与运营威斯尼斯人2299多项,并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奖。

尤劲峰在大学期间就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其多次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2019年3月,还在读大四的尤劲峰与好友沈超共同成立了甄贡(盐城射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
2019年5月,公司接到了第一个农业合作项目,是由青草呦呦(盐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培育的农产品产销包装一体化项目,并以此设立“甄贡农贸线”项目组,该项目组以市场营销为核心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个体户和保留部分土地经营全的农户走向共同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该项目启动金25万元,合同金额超过百万。

2019年7月,尤劲峰的公司成立知识产权服务组,致力于为广大农民、学生、手工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截至2020年7月,该公司申请保护了30多项专利。

2021年3月,在威斯尼斯人2299逸夫楼二楼资料室,尤劲峰作为毕业生创业代表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就知识产权及发明创造等话题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刻交流,学生们积极参与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一个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能否最终走上成功创业之路,与他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在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胜出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大学生是否自信、能否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振作,对于创业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尤劲峰在创业过程中,凭借他的执着和信念,用汗水与泪水谱写创业篇章,用坚持与拼搏开创绚烂人生。
尤劲峰同学勇于创业,不畏挫折与失败,在其创业取得一定成果时还能回报母校,和同学分享其创业经历,推进产学研联动发展,是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的励志青年代表。